进入格力的20年来,董明珠说她只做了一件事,那就是做“好空调,格力造”。
一谈起空调,从空调各个零部件的成本、各种技术的应用、市场销售价格及对手的价格及销售策略,董明珠都能如数家珍。采访中,董明珠跟记者聊起了空调技术的发展,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及市场前景,谈及兴奋处,董明珠自信地表示:“如果我要搞研发,我一定是一个最好的研发者。”
进入格力20年,董明珠从一名普遍的销售人员做到拥有8万员工公司的总裁,她自己的经历已然证明了这一点。这就是她身上那股劲儿——只要有目标,就一定会实现。
在董明珠的世界里,一切都要清澈见底,她不接受任何一点点的“灰色地带”。 格力电器总裁令中赫然写道“行贿、受贿者一律辞退,情节严重者交由司法机关处理”。言必信、行必果,董明珠这种强硬的作风深深地影响着格力的企业文化。正因如此,竞争对手才会频频用“董明珠走过的地方连草都不长”来揶揄她的强悍。
太多案例可以佐证这点。从不付款不发货到“淡季返利”“年终返利”,董明珠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推动改变了空调行业付款的规则。格力也是国内目前唯一可以成功摆脱家电连锁巨头控制的企业,而格力自己组建的区域性销售公司模式,近年也成为许多家电企业效仿的榜样。
有人问董明珠,国有企业的“婆婆”多,不会有人干预你的决策吗?董明珠的回答一如继往,“我是珠海的纳税大户,我每年要缴那么多的税,我就是要将企业搞好,他们为什么干涉我?”
据说,格力某年广告招标,有一家广告公司是某政府领导推荐的,但招标第一轮就被董明珠刷下来了,董还底气十足地表示,“(这个公司)连报价系统都不完善,凭什么来招标”。当时很多人替格力捏了一把汗,而后来的事实显示,格力并未因此付出什么代价。
现在的格力深深打上了董明珠的烙印,强调核心技术,强调工业精神。
在中国,99%的家电业都有与外资合资的背景,将别人的技术转化为自己的产品。格力也曾经持同样的观点。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,董明珠也曾赴日本,希望以最简单的购买方式,直接从日企手中换取核心技术,以便在国内的竞争中赢得主动。但是日本人拒绝了格力,“这种技术我们是不会卖的,因为它现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”。日本人的话点醒了董明珠,让她真正意识到:跟外资合作无非是别人将即将淘汰的技术给你,而他们会有更新的产品、更新的技术与你竞争,而且还能用这些淘汰技术获得另外的收益。“只有走中国创造之路,才能有中国制造的天下”,这让格力在痛定思痛中开展了自主研发之路。为此,格力付出了10年的时间。
2009年,格力反过来再次与日本企业大金空调合作,双方站在了一个完全平等的地位上,并且改变了过去简单购买别人技术的合作方式。合作公司以技术攻关为主业,格力出5.1亿元的资本实现控股,对方出4.9亿元,然后共同研发,共同享用从这家公司中所产生的科技成果。在格力生产线上,记者看到了印有大金商标的空调,董明珠自豪地表示,“目前大金8P以下除了中国市场的空调产品都是由格力生产的”,这也帮助格力撬开了最难撼动的日本市场的大门。
“格力掌握核心科技”这句话,在格力内部也经历了几个阶段:最早的是“8年不回头”,就是8年消费者不回头;后来格力又推出了“6年免费服务”,强调“没有售后服务的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”,这相当于把自己逼到了墙角。“工业精神就是要精益求精,”董明珠说。
在格力的生产车间及实验室里,随处可见体现着“董氏风格”的标语,“绝不拿消费者当实验品”、“创造不需要售后服务的产品才是好产品”、“严禁返修机进入市场”等等。
格力研发中心有4个特殊的实验室,分别研究在微生物、雨打、噪音及模拟环境中对空调运作的影响,模拟环境设计了从高温80℃到零下30℃时空调温度、湿度及风速的运转情况。正是有了这种前期准备,格力在新疆克拉玛伊市场已经占到了8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而在前几年的南方严寒天气时,格力空调也经受住了考验。
从某种程度上,董明珠就代表了格力,而董明珠也几乎扛住了各方面的外来压力。在董明珠的强势领导下,格力在强势前行。